上次Gnome 3悲剧了一回,我感觉如果再继续使用Gnome 3可能会发生点什么严重后果,所以改行用用KDE,仅仅是玩玩,发行版本仍然是Fedora不变。KDE并不是我熟悉的桌面环境,安装的时候遇到一点问题,分享下,如果大家装的时候也发生类似的问题,也许可以Google到本文。

1. 从官网上下载安装的Libreoffice 3.4.1没有KDE样式。

这不是libobasis3.4-kde-integration没有正确安装的问题,而仅仅是libreoffice目录下的/ure/lib/libstdc++.so.6 这个文件有点问题而已,从 /usr/lib/libstdc++.so.6 复制一个覆盖掉即可。

2. 在例如于Chrome,Eclipse这样的非QT的GTK软件里Fcitx输入法无法激活,不能输入中文

这个Google的我好辛苦,后来终于查到,只要

su -c 'yum install gtk2-immodule-xim'

即可。感谢 http://www.linux-ren.org/modules/flyspray/index.php?do=details&task_id=253 的帖子

3. 在Kopete中使用Business帐号登录GTalk

在Modify Account中,Connection选项卡,勾上Override default server information,然后在Server文本框中填写 talk.google.com,即可。

目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此前用的“坚果铺子”软件在KDE下几乎不能安装,因为依赖了nautilus的库文件。目前在等待他们的回复。

 

 

 

久闻LaTeX大名,由于Linux下常用的LibreOffice实在太过于糟糕,与Microsoft Office差距太大,并且LibreOffice已经是Linux下最好的Office套件了,使用LaTeX来替代LibreOffice恐怕是一种无奈的选择。

但是我从来没有用过LaTeX,连类似的排版工具也从未用过,可以说丝毫没有经验。不过我还是决定试着学习下LaTeX,首先当然是从配置环境开始,我不熟悉LaTeX和类似软件使用的文件格式,可以说,我只认识PDF格式,所以在配置的时候也是奔着PDF而去。网上的LaTeX配置的文章多如牛毛,但是方法竟然都不一样,有简单的,有繁琐的。英文LaTeX环境很容易就可以搞定,但是中文却没有这么简单。我尝试了几个比较简单的方法,全都不可行。复杂的方法,或是说步骤超过5步的,或是要修改配置文件的方法,我全都不尝试,因为一看这种方法就感到头疼。下载TexLive2010也许比较适合我,但是他的大小实在太恐怖,2GB,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大,这个大小恐怕已经超过Microsoft Office了。下载的速度超慢,初步算算大约下载2天,不考虑。

后来发现,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XeLaTeX,两个好处:

第一,无须配置,安装后即可使用。

第二,支持中文。

第三,直接将文件转为PDF。

安装只需要三个包

sudo apt-get install texlive-xetex latex-cjk-xcjk texlive-latex-recommended

不过依赖包相当多,apt大约下载半多个小时才能安装。这期间无须任何干涉。

安装完之后,可以先写一个简单的测试文件,当然,要带中文

%% example.tex
\documentclass{article}
\usepackage{xeCJK}  %必须加xeCJK包
\setCJKmainfont{WenQuanYi Micro Hei}  %换成本地字体
\begin{document}
chm文件全名是Microsoft Compiled HTML Help,看名字也猜得出是微软的格式,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它的阅读器,chm普遍用于帮助文件和电子书,但在国内,他的应用范围更广,几乎很多在线文档本地化后都采用这个格式。一般做技术的不可能不接触它,但是一般Linux发行版本不自带chm的阅读器,只能安装软件,chmsee就是我所用过最好的chm阅读器了,他还是一款国产软件,我猜之所以看不到比他更好地国外软件,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更有需求吧。

项目地址:http://code.google.com/p/chmsee/

但是Fedora 14的chmsee包有点奇怪,只有1.1.0版本,没有最新的1.3.0版本。1.1.0的Bug很厉害,影响了正常使用,最新版本则修复了这些Bug。但是Fedora 14没有chmsee最新版本,我在网上也没有搜索到适合Fedora的RPM包,惟一的OpenSUSE的RPM包使用yum localinstall安装仍有不能解决的依赖关系,这使得我们不得不用源码来编译安装了。

我看到项目网站上解释他没有发布二进制安装文件的原因是“Linux 的发行版太多了,还是只发布源码比较省事”,我不否认这种说法的正确性,但也不能否认源码编译安装对我这种Linux菜鸟而言确实非常困难。主要原因当然是缺乏库文件,而且一旦缺乏,我往往不知道该下载哪个包来解决,如果出现RPM包常见的依赖性地狱,更是让我绝望,所以,除非确实找不到二进制包并且需求这个软件,否则我绝对不会去编译源代码。

我看到他的项目文件讲了依赖如下:
cmake >= 2.6.4
gtk2 >= 2.18
xulrunner >= 1.9
chmlib
libxml2
libgcrypt
intltool
幸运的是,Yum库中这些软件全都有,不幸的是,安装了后连cmake都通不过,还是有大量库文件缺乏。后来猜测他的库文件可能不是放在这些可执行的程序中,而是放在devel包中,因此尝试安装了他们的devel包,结果竟然成功了(后来发现项目文件中说的很清楚:Before compiling, you need to check following libraries or their development packages already installed on your system.可惜我一开始没有注意),只要cmake一通过,就不会再有依赖性问题了,安装非常成功。下面复述下正确的依赖。
 
cmake
gtk2-devel
xulrunner-devel
chmlib-devel
libxml2-devel
libgcrypt-devel
intltool
版本方面不用担心,Yum库中的软件都符合要求。
\end{document}

这里把文件命名为example.tex。

可以看到,里面动用了一个中文字体——文泉驿微米黑,这是我最喜欢的字体,也是电脑里唯一一个中文字体,你可以修改这个字体来使用你自己喜欢的字体。你可以用

fc-list :lang=zh-cn

来输出你电脑上所有中文字体。

编译example.tex非常简单,只需要使用

xelatex example.tex

即可获得example.pdf文件,打开即可见到效果。

本人对LaTeX一窍不通,如果你说这样配置出的LaTeX环境会有什么什么缺陷我无法应答,不过我认为这也不要紧。只要有一个简单的工作环境,用它稍微学习下LaTeX,让菜鸟们稍微有一点LaTeX的感觉,和高手们有点共同语言,此时再重新用更好的方法配置LaTeX,才是最人性化的做法。如果一开始就使用那种无法理解的方法配置,想提问又被高手们鄙视,还没开始学习就有了不愉快的感觉,这种做法不利于以后的发展。

另外,求一个LaTeX IDE,简单点就可以了。不太想记很多LaTeX语法。

 

发现一个TexLive 2010在国内的下载点 厦门大学开源软件镜像,下载速度很快。如果有TexLive 2010的光盘,那么参考 www.cnblogs.com/hello_seven/archive/2011/02/15/1955598.html 即可非常容易的配置出更完善的LaTeX环境。

Yum库配置简单方法

2010年12月04日 07:20

好久没写博客了,正如我之前所说,在考试。大学考试就是一堆理论考来考去,我不是一个善于高谈阔论的人,也不是一个擅长考试的人,考的很糟糕,可以说,学习越深入,我就越不擅长考试了。

最近用上了企鹅输入法fcitx 4.0,很棒的输入法,我自从使用Linux以来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Linux软件呢,只是他的词库不敢恭维,偶尔还会崩溃,但总比ibus强多了。
 
发现Linux上的Office最好的还是OpenOffice 3.2.1版本,虽然比起自带的OpenOffice 3.2只有0.0.1的提升,但是质量真的好很多,不太会死掉了,美观性也大幅增加。LibreOffice项目我当然是支持的,期待的,只是目前还在beta版本,稳定性和OpenOffice 3.2几乎没有差别,所以还没用。
 
Ubuntu Tweak是个很实用的Gnome配置软件,最近才发现。
 
Ubuntu的Gnome-panel版本太低,稳定性很糟糕,一直想升级,可惜不会。Gnome-panel几乎是Gnome桌面的操作系统中最不稳定的组件之一了,无论是在Ubuntu上,还是在Fedora上,都不稳定,GUI,作为一个系统的门面,这样不稳定真的很不好。
 
我们学校搞开源社区了,很高兴,开源的意义我从今年才开始深入认识,这么快也可以为之作贡献了。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做个我们社区的门户网站,用PHP,在做这个网站之前,我们先做一个PHP框架,这个框架相当于社区的第一个产品,根据Deltamaster的分配,我的任务是Ajax模块,缓存模块和代码优化。
 
我年初帮助Deltamaster做过项目,但结果是以惨败告终的,非但没有做出贡献,反而还在添乱。事后我反思了很久,主要是急功冒进,对任务的认识不够深刻,对语言的思想掌握不够。后者现在已经没什么问题了,前者还在学习。一个程序员,操之过急地编码根本没有意义,画出几张UML图,统筹兼顾,和上面进一步明确任务和接口比这重要的多。
 
RHCE考试推迟到明年一月了,很好,这样时间充裕多了。
 
还有很多话想说,但是不能说了,本文的主题不得不开始了。
 
Yum库的配置网上很多,但在我看来,基本没说清楚,这就是撰文的目的。
 
配置Yum很简单,第一步,用户必须告诉Yum这个库的存在,因此必须在/etc/yum.repos.d中要么创建一个后缀名为repo的文件,要么在已有的repo文件上增加新Yum库的地址,具体写法完全可参考系统自带的文件的写法,以下是我实验库的文件内容:
 
[testyum]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yum库名字,必须唯一
name=Fedora Test Yum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yum库全名,不多解释
baseurl=file:///home/bachue/Downloads   #必须是一个文件夹的地址,可以是FTP,HTTP,当然也可以象我一样为本机地址
enabled=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#是否启用该库,为1为启用
metadata_expire=7d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#源数据过期时间,不多解释
gpgcheck=0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#是否检验gpg的key,我是实验库,不需要检验。

更多语法还是请参考已有的repo文件。

完事后,作为用户其实就没啥事了。而Yum库本身还是需要一定的配置,否则不能正常工作。

为什么要配置呢?不配置Yum怎么知道他的库里有哪些包呢?包的详细信息呢?怎么做分组呢?怎么知道包与包之间的依赖关系呢?正是因为不知道,所以要有个配置文件,其实准确的说是源文件,来告诉别人这个Yum库的若干国情。

Yum库的软件,作为实验我挑选了google-chrome-stable和linuxqq的rpm包,这两个软件都是闭源的,所以一定不会出现在官方的Yum库里。

Yum的配置文件有五个,必须放在Yum库的repodata文件夹下,其中有四个(他们是filelists.xml.gz  other.xml.gz  primary.xml.gz  repomd.xml)可以由一句命令createrepo(可能需要安装同名rpm包)自动生成,但最后一个文件比较难对付,第一,他不可能手写,打开就知道,多国语言,想必不可能有人懂这么多语言。第二,可以有命令来生成,和生成前四个文件的命令还是同一个,但他有个古怪的要求,必须有一个其他库的这个文件作为模板,才可以生成,说真的,玩这么多年电脑从没见过这种要求,如果你的电脑上或光盘里已经有Yum库(DVD版本的安装光盘几乎都有),并且有名字中带comps的那个xml配置文件(可能已经被gzip压缩),就可以用他,如果没有,用find命令全系统搜索,关键字是*comps*xml*,我的fedora就有这样一个文件。如果这样都没有找到,那么只能从其他电脑上找了,网上我Google过,没有发现人家把这个文件挂上来。

假设已经找到(不会找不到吧,DVD里真有),生成配置文件的整个命令如下:createrepo -g [该模板文件地址,注意后缀名是xml] [Yum库地址],在我的电脑上,这条命令是这样的,createrepo -g /var/cache/yum/i386/14/fedora/2d112e279cf18476b72e5b30f60c1aa55e0297e7a05f4d9891879ee83d298e11-comps-f14.xml /home/bachue/Downloads/。这条命令将自动在库文件下创建repodata文件夹,并创建好五个配置文件。这样,配置就算完成了。

如果要去试试这个库能否正常工作,一定不要忘了,Yum是有缓存的,如果不久前刚刚扫描过这个Yum库,就不会再去扫描一遍,但你其实已经改过他的配置,或是有新软件入库了,而Yum却不知道,以至于你的操作看上去就像没有生效,这样可能会让你以为Yum没有正常工作。我就出过这样的糗事。清除缓存的命令是yum clean all,一定不要忘了。

讲解完毕,是否很简单呢?

在没学RHCE以前,感觉deb包很强,毕竟不容易出现依赖性问题,学了RHCE,感觉rpm才是真的好,功能实在太强大了。